让Y Combinator成为可能的数个瞬间
The Aha! Moments That Made Paul Graham's Y Combinator Possible
Y Combinator一直向创业者传达这样的原则:从现有的科技当中寻找新的应用办法、寻找未被满足的需求、与顾客保持尽可能紧密的关系、让idea 尽可能简单而实在、要认识到创造优秀产品的价值而不应该只盯着钱。他们发现创业公司之所以成功,真正重要的是创业者的性格
1995年的夏天,收音机前的Paul Graham 听到了一则有趣的广告,广告宣传的是电子商务有着无尽的可能性。现在听起来再平常不过,不过电子商务在当时还是个稀罕物。那则广告出自网景公司,IPO前夕的他们正努力引起大家对其业务的兴趣。广告听起来大有可为,但其实并不明朗。Paul Graham 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在哈佛拿到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陷入了这样一个循环:在软件行业兼职做咨询工作,存够钱了,再辞职把时间花在至爱的艺术和绘画上面,钱用完了,重新再找一份工作,循环往复。30岁的他,开始对这种生活心生厌倦。为什么不为互联网开发点什么,再赚笔大钱呢?
他叫上哈佛的编程拍档Robert Morris 一同创业——说是要创业,但Graham 对要做什么、要怎么做还毫无头绪。最终,他们决定写一款能让企业生成在线商店的软件。要做什么是想好了,但他们面前还有巨大的障碍。在当年,一款软件要想流行起来,就必须出Windows 版。但那些黑客级的技术大牛们对Windows 吐槽不断,也全然不屑于学习如何开发Windows 应用。他们更乐意用Lisp 语言写软件,在开源操作系统Unix 上运行。
他们决定推迟Windows 版的开发,先写Unix 版的软件。他们原以为之后把软件移植到Windows 不费什么事儿,但再仔细想想,他们意识到这样做会带来可怕的后果:一旦推出Windows 版软件,他们就必须得收集用户反馈,再不断完善软件,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成年累月地在Windows 上思考和编程。考虑到这点,他们很认真地想过要不要干脆放弃算了。
一天早上,Graham 醒来后就有了一个idea:或许可以通过点击链接在服务器端控制软件?他马上坐了起来,意识到了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创造一款能在服务器端运行的、用来创建在线商店的应用。这样,用户就无需把软件下载到本地,他们也就不用在Windows 上面折腾了。那时候,市面上并没有类似的做法,但这似乎是个可行的解决方案。Graham 满怀激动地向Morris 解释这次“顿悟”,他们同意放手一试。只用了几天时间,他们就做出了第一个版本,运行良好。显然,网页应用的概念是行得通的。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他们继续打磨软件,并且找到了一笔1万美元的天使投资,占股10%。他们的软件是第一款针对电子商务的网页应用,处于电子商务的最前沿。渐渐地,软件开始火了起来。
Graham 和Morris 的idea 能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对Windows 的厌恶,他们的idea 也有着各种未曾预见的优势。由于直接在网上运行,他们就能不断在网上发布新版并立刻测试;他们也可以直接与用户互动,第一时间拿到用户反馈,在几天之内就对软件做出更新(如果是桌面软件的话,就需要费好几个月了)。他们没有做生意的经验,也没有考虑聘请销售人进来做推销工作;相反,打电话找客户的工作是他们亲自做的。作为实际上的销售人员,他们也能首先听到消费者的投诉和建议,因此也就可以切身体会到软件的不足之处并着手改进。
当然,他们一路上也犯了几次错误,但这个idea 足够强大,最后没有失败。1998年,他们把公司作价5000万美元卖给了Yahoo!。这家公司叫做Viaweb。
把Viaweb 卖掉后,Graham 喜欢上了在网上写作,他的文章让他成为了年轻程序员眼中的名人。2005年,他受邀到哈佛计算机科学系做演讲。他没有讲些无聊的编程语言的内容,而是决定聚焦科技创业公司,讨论为何有些成功,有些却失败。演讲十分成功,Graham 的idea 也足具启发性,学生们纷纷向他提关于自己创业idea的问题。他细听下来,感觉当中有些idea 还算靠谱,但却需要更多的打磨和指导。
Graham 一直都有意投资别人的idea。他自己受益于天使投资人,因此也想通过帮助别人回馈社会。问题在于如何开始。大多数的天使投资人在开始投资之前都是有相关经验的,他们一般在开始时投资额度都不大。Graham 没有这样的商业经验。为了弥补这个短板,他想到了一个似乎有些荒谬的idea:同时向10家创业公司分别投资1万5千美元。他打算对外宣传他的计划,从申请者当中挑出最有潜力的10家,并加以指导,直到这些创业新手最后把自己的idea实现出来,而他会从每家成功的创业公司里获得10%的股份。这就像是科技创始人的学徒制度,同时也是Graham 学习投资的速成课。他自己是糟糕的投资新手,他的学徒也是初出茅庐的创业者——完美的组合。
这回他又拉了Robert Morris 入伙。计划开始几个星期后,他和Morris 意识到,他们在做的其实是一件大事。他们之前在Viaweb 上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因此能为创业者提供清晰、有效的建议。在他们的指导下,创业的项目看上去前途光明。这套被设计成用来快速学习的系统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模式。大多数投资者一般一年只会投资不多的几家创业公司,由于自己公司业务繁忙,他们也没法兼顾更多的创业项目。如果Graham 和创始合伙人Jessica Livingston 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这个学徒系统中来,情况又会怎样呢?他们可以批量生产这种服务。他们可以几十上百家地投资这类创业公司。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能迅速学习,而快速获得的知识又会催生更多成功的创业公司。
如果真的成功,他们不但能赚到钱,还会对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把成千上万的精明的创业者释放到系统中来。他们把新公司命名为Y Combinator,认定这是改变世界经济的终极任务。
If it really took off, not only would they make a fortune, but they would also have a decided impact on the economy, unleashing into the system thousands of savvy entrepreneurs. They called their new company Y Combinator and considered it their ultimate hack to change the shape of the world’s economy.
他们向学徒们传授自己一路以来学会的原则:从现有的科技当中寻找新的应用办法、寻找未被满足的需求、与顾客保持尽可能紧密的关系、让idea 尽可能简单而实在、要认识到创造优秀产品的价值而不应该只盯着钱。
They coached their apprentices in all of the principles they had learned along the way--the benefit in looking for new applications of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needs that are not being met; the importance of maintaining the closest possible relationship with customers; the need to keep ideas as simple and realistic as possible; the value of creating a superior product and of winning through craftsmanship, as opposed to fixating on making money.
所谓教学相长,学徒在进步的同时,他们也在进步。说来奇怪,他们发现创业公司之所以成功,与创业者的idea 无关,也与上的大学无关,真正重要的是创业者的性格:愿意调整自己的idea,利用原来没有想到的其它可能性。而这种“思维的流动性 (fluidity of mind)”正是Graham 在自己以及其他发明家身上看到的特质。过人的韧性也是至关重要的性格特征。
As their apprentices learned, they learned as well. Oddly enough, they discovered that what really makes successful entrepreneurs is not the nature of their idea, or the university they went to, but their actual character--their willingness to adapt their idea and take advantage of possibilities they had not first imagined. This is precisely the trait--fluidity of mind--that Graham had identified in himself and in other inventors. The other essential character trait was supreme tenacity.
在成立的数年间,Y Combinator 发展速度惊人,现已估值5亿美元。
|